綠化支撐桿的質量等級劃分通常根據材料性能、結構強度、耐久性及適用場景等綜合因素確定,主要分為以下四個層級:
1. 基礎級(三級)
材質以普通杉木、松木或再生塑料為主,表面僅涂刷基礎防腐漆或不做處理。抗壓強度≤500N,適用周期1-2年。多用于臨時性苗木固定或低矮灌木支撐,不推薦長期使用。常見于市政基礎綠化項目,成本控制在8-15元/根。
2. 標準級(二級)
選用防腐處理杉木(CCA藥劑)或鍍鋅鋼管(鋅層≥80g/m2),配備可調節綁帶。抗壓強度800-1200N,耐候性3-5年。符合《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(CJJ82-2012)要求,適用于胸徑15cm以下喬木。鋼管壁厚≥2mm,節點焊接需通過3kN拉力測試。
3. 強化級(一級)
采用304不銹鋼或熱浸鋅鋼管(鋅層≥275g/m2),配備彈性緩沖墊及防摩擦套管。抗壓強度≥2000N,耐鹽霧測試1000小時無銹蝕。通過GB/T13912金屬覆蓋層標準,適用于濱海地區或珍貴樹種支撐。管徑≥50mm,配套地樁深度需達80cm。
4. 特種級
包含碳纖維復合材料或鋁合金材質,重量較鋼材減輕40%以上,抗風等級達10級。內置應力傳感器實現智能監測,符合ISO21873移動式支撐設備標準。于古樹名木保護或坡地綠化工程,單根承重可達5噸,使用壽命15年以上。
質量認證需提供CMA檢測報告,重點檢測項目包括:靜載測試(維持72小時無變形)、抗沖擊測試(10kg重物1m跌落無斷裂)、耐紫外線測試(QUV老化600小時色差ΔE≤3)。建議根據苗木規格(胸徑每增加5cm提升一個等級)及場地風力系數(≥0.45需采用強化級)選配。